近日,由中国林学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培训中心承办的2025年第十三期北京自然教育师培训班圆满落幕。该培训班上,我会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分支机构及单位会员单位培训了20名自然教育师,分别来自北京、福建、山东、安徽、浙江、湖南、黑龙江、四川、江西、青海等十余省份,涵盖工程师、讲解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多个岗位,经过为期4天的“理论+实践+创作+管理”多维度系统化培训,获得了北京林业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和中国林学会颁发的自然教育师证书。

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内容丰富且专业,涵盖自然教育全流程能力培养:开展“五感体验和自然游戏活动”现场教学,让学员沉浸式感受自然教育的互动魅力;通过“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及实践概论”“自然解说教学技法”等理论课程构建系统知识框架;“自然笔记创作与植物观察”“自然手工创作技巧”则从实践层面提升学员的科普创作能力;更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观鸟课程设计及实践”等户外教学,将自然教育场景延伸至真实生态环境;同时还涉及“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方法”“风险管理”等运营管理类课程,全方位赋能学员从活动执行到基地运营的综合能力。


五感体验和自然游戏活动

自然手工创作

观鸟课程设计及实践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自然教育师

2025年第十三期北京自然教育师培训班学员
作为我会赋能水土保持行业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培训不仅为行业培育了一批专业过硬的自然教育骨干力量,更进一步强化了学会与各科普教育基地、分支机构及会员单位的联动协作。学员们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交流互动、团结合作,深度解析自然教育内涵,熟练掌握自然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技巧,全面提升了自然教育理论素养与科普实践能力,为各水土保持科普阵地安全、规范、高效开展多场景自然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