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12月,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设计大赛圆满完成。
本届大赛全国59所高校提交参赛作品213件,经资格审查、线上初赛、线上复赛环节,选拔出48件作品进入决赛(其中本科生作品26件,研究生作品22件)。总决赛在南京林业大学通过现场作品展示、演讲、问答等方式进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优秀组织奖5家,优秀指导教师若干人,优秀作品金奖2件、银奖6件、铜奖16件。
第二届大学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获奖名单(本科生组)
作品名称 | 项目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授奖等次 |
活灵活"先"——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先流指标评估系统 | 南京林业大学 | 韦紫烨 | 金奖 |
风沙哨兵-一种全方位可长期连续自记的风蚀集沙仪 | 北京林业大学 | 李佳聪 | 银奖 |
伏阴亦福荫——石漠化山地光伏电站植被修复技术体系 | 南京林业大学 | 陶祺凝 | 银奖 |
“显,禹之谟;蔚,川之安。”--新型圆盘式径流泥沙监测取样装置 | 沈阳农业大学 | 杨舒雅 | 银奖 |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多尺度多目标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 北京林业大学 | 朱富达 | 铜奖 |
中国北方风沙区典型植物水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 | 吕昉颖 | 铜奖 |
风和日力、太阳能、风能草原牧区家畜智能饮水系统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付嘉宇 | 铜奖 |
灵壤密钥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李佳琦 | 铜奖 |
聚焦灵山生态修复 建设首都绿色屏障 | 北京林业大学 | 姚皓译 | 铜奖 |
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生态修复方案 | 北京师范大学 | 尹文浩 | 铜奖 |
极端高温下的山火之殇与生态修复之路—以重庆缙云山为例 | 重庆师范大学 | 王晶晶 | 铜奖 |
明沟暗管-滨海盐碱地种养一体综合生态修复方案 | 南通大学 | 魏志轲 | 铜奖 |
获奖名单(研究生组)
作品名称 | 项目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授奖等次 |
天“逻”地网,“坡”有成效 - 无锡园田涧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南京林业大学 | 林智榕 | 金奖 |
灌-草-生物结皮对坡面风水复合侵蚀阻控的结构配置技术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欧阳文峰 | 银奖 |
以长江万州区溪口段岸线为例的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特性分析及生态修复配置方案 | 北京林业大学 | 吴婧慧 | 银奖 |
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梯-坝-光伏联合模式 | 西安理工大学 | 杨毓婕 | 银奖 |
大地“青春痘”—矿坑森林公园“光”“羽”修复 | 南京林业大学 | 刘佳璇 | 铜奖 |
菌草链——生态修复与新饲料开发一体化新模式研究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邵亚洲 | 铜奖 |
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 | 赵海莲 | 铜奖 |
碧海守望者·厦门市观音山滨海防护林生态规划 | 福建农林大学 | 胡慧 | 铜奖 |
九寨沟震后山体创面土壤重构与生态修复设计 | 成都理工大学 | 杨玺 | 铜奖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超低功耗智慧监测系统 | 南京林业大学 | 欧佳骏 | 铜奖 |
林草巡检智能车 | 东北林业大学 | 莫孙东 | 铜奖 |
山林系统入侵植物绿色防除与生态功能恢复技术 | 江苏大学 | 熊胡安赫 | 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