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开展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北京和山西吉县同时召开。会议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秘书长弓成、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张会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中水传媒公司负责人李亮主持。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同志,山西省吉县林业局局长葛成杰,吉县国有红旗林场场长冯星,吉县林业局和红旗林场班子成员,北京林业大学在吉县实习的老师和学生们在线上同步参加活动。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玉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潘庆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爱梅,北京林业大学院长张宇清,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崔建国,北京林业大学副院长张会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中水传媒公司总经理李亮,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周金星,北京市门头沟区水保站(原)站长曹玉亭,山西吉县基地代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查同刚,北京林业大学校友、北京圣海林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方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科奖获得者、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王彬,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代表谷方正,以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奖和青科奖代表、广东省水土保持学会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获得“人与青山两不负”水土保持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代表等140余人出席会议。
张志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欢迎词,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紧迫感。
崔建国常务副秘书长传达了中国科协有关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要求和倡导,张宇清教授介绍了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基本情况,葛成杰局长在山西吉县发表了讲话。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2023年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的推荐下,由北京林业大学申请,最终获得的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共同命名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该基地分北京林业大学和山西省吉县两个基地点。
活动中,与会科技工作者观看了关君蔚院士视频《碧水青山的印记》、“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视频,以及来自山西吉县科技工作者和学生们的祝福视频。
崔鹏院士就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与学术思想做引导性发言,崔院士从“情系民生,热爱水保,矢志不渝”“坚定信念,久经考验、恒守初心”“淳朴自然,风光霁月,顺乎天性”“高瞻远瞩,东西融通,创建学科”“大师风范,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山”等五个方面对关先生科学家精神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关先生科学家精神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金星教授,曹玉亭站长,山西吉县基地代表、查同刚教授,赵方莹董事长,王彬教授,谷方正分别从与关君蔚院士在学校相处的学习和生活点滴、关先生在田寺村为田寺村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山西吉县基地对先生精神的传承、关先生科学家精神激励水保事业和行业发展、关先生科学家精神对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学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做了分享。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刚刚落幕的“人与青山两不负”水土保持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的获奖单位代表,齐聚北京,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同时,领取了大奖的奖牌。
王玉杰副理事长颁发一等奖证书
马爱梅副总经理颁发二等奖证书
崔建国常务副秘书长颁发三等奖证书
最后,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王玉杰为活动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活动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院士一生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与党和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他“扎根基层、重视实践,心系民生、忠于祖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希望广大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深入思考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使科技工作出现新气象、取得新成绩,要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勇攀科技高峰,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下,坚定自信,开拓创新,培养后备人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水土保持新篇章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王玉杰副理事长总结讲话